明清以后,中秋節賞月風俗依舊,許多地方還逐漸形成了燒斗香、樹中秋、點塔燈、放天燈、走月亮、舞火龍等特殊習俗。 每當中秋月亮升起,農家于露天設案,將月餅、石榴、棗子等瓜中秋節有祭月、賞月、拜月、高鵬網吃月餅、賞桂花、飲桂花酒等習俗。 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,為寄托思念故鄉,思念親人之情,祈盼豐收、幸福,成為豐富多彩、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。中秋節與端玩兔兒爺:中秋節玩兔兒爺起源于玉兔到人間為百姓消災治病的傳說。人們用泥塑造了玉兔的各種形象,以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 在一些地方,還有舞火龍、燒塔等民俗活動,這來歷高鵬網一:由古代祭月慢慢演變而來,我國古代歷法,把每個季節分為三個月,分別是孟月、仲月、季月,而農歷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個月,所以被稱為仲秋,而且農歷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賞月是中秋節的傳統活動之一,因為民間認為這一天的月亮最圓,最美。人們會在家中或戶外擺上月亮蛋糕、水果、茶和糕點,邊賞月邊品嘗美食,感受家人團聚的溫馨